青睐文艺片
每部电影都是冒险
别人不敢投资很正常
许鞍华导演的作品多以文艺片居多,以前找投资也常常碰壁。她说当初拍摄《千言万语》时让她倾家荡产,“幸好后来得了一堆奖,否则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否坚持到现在。”《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然而如果没有王晶的话,这部电影或许早就因没有投资而流产了。
同样因为另一部影片的投资问题,她还曾找到过刘德华,刘德华不但答应主演,还投资3000万,最终有了这部经典之作。许鞍华说:“基本上我的每部电影都是冒险,他们不敢投资很正常。不过我也觉得我不应该抱怨吧,差不多啦。我已经够幸运啦,还是能拍我想拍的戏。”
个人风格强
镜头扎根市井现实
三次“牵手”张爱玲
许鞍华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她将各色人物置于历史洪流之中,把镜头扎根于市井的现实主义,记录平凡人物的喜怒哀乐,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一次许鞍华再度挑战自我,将张爱玲的成名作搬上大银幕,在她看来,“无论是写东西还是拍戏,你不做新的东西跟冒险,不停地在做已经成功的事,那有什么作用呢?”
也因此,在冒险拍摄了讲述作家萧红故事的《黄金时代》后,许鞍华又改编起张爱玲的作品《第一炉香》,影片聚焦了当代都市中青年在情感世界里的核心困惑。许鞍华希望以极度真实的方式处理人物和情感,通过人性温暖与现实压力交织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困境,展现独特的人道主义关怀。
今年适逢张爱玲100周年诞辰,《第一炉香》无疑引发期待。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创作于1943年,这篇小说在上海的《紫罗兰》杂志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文坛关注。此次是该作品首次进行影视改编,获得读者和观众的高度瞩目。
一直以来,许鞍华都对张爱玲作品情有独钟,对张爱玲笔下描画的旧上海、旧香港,感到既亲切又怀念。张爱玲作品的改编难度也众所周知,她坦言:“张爱玲作为作家是个独特的存在,她最好的、也是她难改编的地方在于,你往往离不开她的文字和文字营造的氛围,因为她不是一个情节为主的作家。”
《第一炉香》是许鞍华第三次在大银幕上与张爱玲“牵手”。早在1984年,许鞍华就执导了《倾城之恋》;1995年,许鞍华又执导了《半生缘》,曾摘获金马、金像等多个奖项。2009年,许鞍华还曾执导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王安忆编剧的舞台剧《金锁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洗脑无下限!香港一中学教材把张爱玲文章标题改成"警察打人"来源:《大公报》 海外网12月14日电 香港再有“黄师”涉嫌向学生洗脑、灌输仇警思想。一篇印有“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陈震夏中学”校名的教材资料引关注,内容将张爱玲的文章“打人”标题改为“警察打人”,令人哗然!怀疑有“黄师”有意煽动学生仇警。对此,校方承认政治敏感度不足...
威尼斯电影节:红毯上的时装秀这张拼版照片显示:在意大利威尼斯,嘉宾盛装亮相威尼斯电影节红毯仪式,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8月28日-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于8月28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和其他官方单元的影片在首映前都设有红毯仪...
电影《小丑》主创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第一炉香》在厦门鼓浪屿开机本文地址:http://www.lyyouth.org/mrgs/12369.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